人工智能取代人的工作岗位 是悲还是喜?

劳动者要顺应历史潮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尤其是已经被以及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工作岗位的劳动者,更要积极参加培训与学习,掌握新岗位所需的各项技能,以转岗来避免下岗。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人工智能科学获得极大发展。人工智能已对自然科学、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何怀宏在《何以为人 人将何为——人工智能的未来挑战》(《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0期)中认为,人工智能领域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与物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何以为人,人将何为”的问题。吕荣杰、郝力晓《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效应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18年第12期)也表示,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使得以往必须借助人力的劳动逐渐被机器取代,从而引发了人们对“机器换人”的关注。当前,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存在较大争议,远未达成共识。就整体而言,大致可分为乐观派和悲观派。

人工智能取代人的工作岗位 是悲还是喜?

  乐观派:人工智能创造新岗位

  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马云在与马斯克的对话中谈到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时认为,过去200年,人们一直担心新技术带走就业机会,但新技术的发展实际上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且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劳动力。

  一些知名机构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也就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做了预测,结果偏向于乐观。例如,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8未来就业》预测,到2022年,人工智能将取代7500万个工作岗位,但有1.33亿个工作岗位将伴随着人工智能而产生,即净增5800万个工作岗位。据普华永道2018年12月发布的《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对中国就业的净影响》估算,未来20年,中国现有约26%的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取代(其中,农业、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分别约为27%、36%、25%和21%),但是,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通过提高实际收入水平和生产率,能够产生约38%的新工作岗位(其中,农业、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分别产生约16%、39%、48%和50%的新工作岗位),最终将净增约12%的工作岗位(其中,农业、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分别净增约-10%、3%、23%和29%的新工作岗位)。

  程承坪《人工智能最终会完全替代就业吗》(《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指出,人工智能是一维的表征化系统和理性化的形式系统,人类则是理性、感性和灵性并存的四维世界,物质基础和工作机制方面不可消除的根本性差异,决定了人工智能只能模仿人类“智能”或“情能”,却不可能完全替代就业。

  悲观派:就业者难以适应新岗位

  悲观派则认为,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替代效应持久而深远。当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低成本和高效益使得多数企业选择“能用机器就不用人”之时,未来很多事务性工作都会被自动化代替。

  李开复在《AI·未来》(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中谈到,未来15年内,40%—50%的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替代。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失业与就业:自动化时代的劳动力转型》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多达8亿人的就业岗位被人工智能替代。陈永伟、许多在《人工智能的就业影响》(《比较》2018年第2期)一文中,运用Frey和Osborne著名的拓展了的ALM模型考察了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就业工人和非农就业工人未来20年遭受人工智能冲击的比例分别高达76.76%和65.58%。井上智洋在《就业大崩溃:后人工智能时代的职场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中甚至断言,到强人工智能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生产投入只有AI及机器人等机器,而劳动则不再需要或者必需。

  根据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人工智能项目组发布的调研报告《中国青年视角下的人工智能风险与治理》,对于人工智能,超过半数的受访青年人(尤其是未毕业大学生)关心的“头等大事”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失业风险。成素梅《智能化社会的十大哲学挑战》(《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0期)虽然赞同人工智能会创造新岗位和新职业的观点,但指出这一发展将使人类面临“如何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就业观和社会财富分配观”这一更为严峻和尖锐的挑战。

  发挥人工智能良性影响

  科学技术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会在经济社会重构中对就业等产生影响和冲击。部分重复性、程式化、事务性的工作岗位可能会被更加高效、不知疲倦的机器和人工智能所取代。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会基于技术发展需要派生出大量与算法、大数据、硬件产品等相关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也将在人类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需要升级的过程中找到更多应用场景,从而催生出大量的基于人工智能应用的新岗位。为此,我们应该更加系统而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积极适应、把握、引领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

  首先,政府既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积极引导推动《人工智能北京共识》提出的“对人工智能部分替代人类工作保持包容和谨慎态度,鼓励探索更能发挥人类优势和特点的新工作”由行业共识提升为社会共识;还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主动监测与评估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一方面通过完善社会政策来托底,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对劳动者技能培训的财政支持力度来促进再就业。

  其次,社会利益相关方要形成合力,从具体问题入手,解决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中梗阻”。例如,人工智能作为新兴学科,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急需尽快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目标和定位。又如,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主要集中在企业,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吸引企业顶尖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再如,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要想持续下去,企业介入的方式、企业获得合理收益的途径都亟待探索。

  最后,劳动者要顺应历史潮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尤其是已经被以及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工作岗位的劳动者,更要积极参加培训与学习,掌握新岗位所需的各项技能,以转岗来避免下岗。

来自新商纪,发布者:world128,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times.net/19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world128world128
上一篇 2019-11-27 10:52
下一篇 2019-11-27 11: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