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惠而浦向特朗普告状 韩国洗衣机涉嫌低价进口避高关税?

美国家电巨头惠而浦(Whirlpool)针对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亮出了最后的杀手锏——

9 月 14 日,美国家电巨头惠而浦(Whirlpool)再次向特朗普政府“诉苦”,指控海外竞争对手可能通过低估进口商品价值来逃避关税。

《华尔街日报》援引联邦进口文件报道称,自 6 月以来,不少家电产品的海关申报价值出现异常下降。惠而浦直言,这背后存在“恶意竞争”的嫌疑。

例如,部分来自韩国的洗衣机申报均价骤降,从此前的 838 美元下滑至 73 美元,但零售终端售价并未同步下降。

这意味着进口商可能通过虚报低价少缴关税,从而在价格竞争中获得额外优势。惠而浦认为,这种不公平的操作正在侵蚀美国本土制造商的生存空间。 

美国惠而浦向特朗普告状 韩国洗衣机涉嫌低价进口避高关税?

惠而浦的核心指控

惠而浦的核心指控在于:部分海外厂商通过“低估报关价值”来逃避关税。这种行为与利用 HS 编码漏洞(即将整机拆分为零部件出口)有异曲同工之处。

通常情况下,整机进口关税显著高于零部件进口。比如,一台 500 美元的洗衣机,若按整机征收 20% 关税,需缴纳 100 美元。而若企业将其拆分为零部件出口,仅需按 2% 的税率缴纳少量关税,再在北美组装,便可规避大部分成本。

惠而浦此次指控的重点不是将整机说成零部件,而是更直接的入关时报出上述更低的价格。假如一台本应按 500 美元申报的洗衣机,被低报为 300 美元或者更低,那么不仅税额大幅减少,还能为竞争对手带来额外利润。这样一来,这种操作显然令惠而浦难以承受。

市场与股价的双重压力

之所以向政府申诉,原因是惠而浦的困境早已显现。

今年 7 月 29 日,惠而浦因下调全年盈利预期而迎来股价暴跌 12% 的“至暗时刻”。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随即将惠而浦评级下调为“表现不佳”,目标价下调至 70 美元,成为华尔街对其最悲观的预期之一。

惠而浦的压力不仅来自资本市场,还来自激烈的行业竞争。

根据 openbrand 数据,2025 年一季度美国大家电销量市场份额前四名分别为:惠而浦 23.1%、GE 21.5%、LG 17%、三星 16.5%。在销额市占比前四名分别为,GE(20.8%)、惠而浦(20.7%)、LG(19.3%)、三星(17.1%)。

此外,中国品牌正在快速扩张,进一步加剧了惠而浦在美国市场所面临的双重挤压。

 美国本土最后的家电巨头

作为 1911 年创立的百年企业,惠而浦已成为美国家电产业“最后的体面”。

过去十年,美国家电业经历了剧烈洗牌:

2015 年,海尔收购了通用电气家电(GE Appliances);2018 年西尔斯(Sears)旗下 Kenmore 走向破产;2023 年厨电品牌 Instant Brands 宣布破产并转让业务,这只是美国家电产业风云变幻的缩影。

在接连的并购与倒闭浪潮中,惠而浦是美国少数仍在本土保持规模制造的家电企业,其地位对于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政治目标具有象征意义。

根据公开的报道,80%的惠而浦产品来自本土制造,这也让人们普遍预期,美国政府不会坐视惠而浦在本土竞争中受挫。

游说美国政府寻求关税保护,惠而浦此前类似的做法得到了政府的关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业绩焦虑。

从另一个层面也反映出,一旦遇到困境,惠而浦“求助”政府已成常态化,是政府给予的一剂见效快、药性足的“回春丸”。

其实,惠而浦不能患上“政府依赖症”。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和关税壁垒,恐怕惠而浦早就凶多吉少了。

惠而浦在美国未来的生存空间不是技术创新,而是政府的扶持力度决定其命运。

(图片来源:pixabay)

来自新商纪,发布者:融汇栋蓝科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times.net/104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融汇栋蓝科技融汇栋蓝科技
上一篇 2025-09-15 10:16
下一篇 2025-04-15 23: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