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质生产力,长虹做对了什么?

“数字工厂”建设之外,长虹“智改数转”工作还产生了倍增的产业协同效应。

【蓝科技观察】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成为举国关注的一件“大事”。

近期,随着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新质生产力”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在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新质生产力迅速爆火,就连网友也纷纷对此展开讨论。

顾名思义,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质的跃迁,意思是说,以“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也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在新质生产力的背后,科技创新无疑是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因为只有加快推动创新科技融入各行各业的发展,才能推动中国经济长期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近期,人民日报刊发的一篇题为《用好“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的文章,恰好给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讨论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标的。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的主角,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长虹。

那么,在新质生产力指导新发展实践的进程中,长虹做对了什么?

“人工智能+”引热议,长虹树立产业升级标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聚焦把控新质生产力的各种科技创新举措,“人工智能+”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一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那样,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在此背景下,3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用好“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以长虹等企业为例,展示了中国智造企业如何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

把握新质生产力,长虹做对了什么?

据人民日报报道,长虹控股集团推行精密器件5G+人工智能视觉检测,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电AI平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空调、冰箱等家电制造环节…通过一系列“人工智能+”落地具体应用场景,赋能产业升级。

“我们依托智能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等合作伙伴,瞄准养老护理、家庭家务等具体应用场景,加速推进家庭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长虹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柳江代表表示,未来将重点围绕机器人视觉感知、机器人关键部件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更好发挥新技术潜能。

另据媒体报道,近日,被誉为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长虹自研行业首创的精密器件5G+AI视觉检测技术与应用等14项目成果被授予荣获“2023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

长虹树立的智能智造产业升级案例,已成为新时代中国企业追求新质生产力的标杆。

以“智转数改”,实践新质生产力建设

对于长虹这样的传统制造龙头来说,推进新型工业化特别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直都是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从实践新质生产力建设的角度看,实现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也是其继续站稳行业潮头的关键。

但在把握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引领之下,如何实践新质生产力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事业。如何通过一项一项具体工作,让“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迸发出来,考验着长虹等中国智造企业的智慧。

为此,长虹做了大量富有技术难度又成效显著的工作。

以“数字工厂”建设为例,早在2017年,长虹就启动了基于全流程数字化贯通的、数据驱动并行决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规划,并于2018年联合多所知名高校和企业推进了四川省首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2023年,长虹CHiM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跻身国家级双跨平台。

把握新质生产力,长虹做对了什么?

在长虹“5G+工业互联网”智能电视大规模定制生产线上,托盘式自动化成品立体仓库、AGV智能物流机器人、料箱式自动化小件原材料立体库…全自动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成为长虹“数字工厂”建设的完美注脚。有了它们的加持,订单实时下发、物料自动传送、工序无缝衔接,智能化生产、柔性调度,让18条“5G+工业互联网”超高清电视生产线全部满负荷生产,每条生产线同时生产6种不同产品,一天可实现1100个不同产品的生产,交付周期仅10.86天…

据悉,依托强大的5G算力底座,长虹“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环节互联互通,每秒可查询处理数据十万条,产品生产交付周期缩短50%以上,商业库存周转率提升18%,人均产出效率提升65%,单位面积产出提升20%以上,物流自动化率达95%,整机直通率持续提升5%,其年产量可达600万台。

当前,长虹“5G+工业互联网”早已具备跨行业、跨区域共享平台能力,在支撑长虹内部转型升级的同时,对外也可提供基于云端的制造类相关服务,电子、能源、汽车电子、白酒等行业都有长虹工业互联网的身影,带动了相关行业及上下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数字工厂”建设之外,长虹“智改数转”工作还产生了倍增的产业协同效应。

在长虹,有一个“破产的地方小厂创造全球第一”的“奇迹”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这个奇迹就是长虹华意。

把握新质生产力,长虹做对了什么?

连续11年保持全球第一,冰箱压缩机年出货量达7000万台,全球每3台冰箱就有1台长虹华意的压缩机,在华意成为行业内隐形冠军的同时,长虹华意与长虹美菱在产业前端、后端协同发力,形成“核心部件+整机”垂直一体化布局,也为长虹美菱的稳健发展提供产业链保障。

华意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华意设计了基于制造过程全流程管控的数字化工厂整体建设解决方案,以信息化建设需求为基础,引入大数据分析与建模、云原生架构、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存储及数据加密、智能合约、标识解析技术,实现生产制造过程的信息化、透明化、智能化管控。

这也是长虹“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全过程,持续迭代功能和服务,不断创造新的价值空间,持续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的生动实践。

目前,长虹已经累积投入约110亿元,加快推进全球22个制造基地、65个制造工厂智能化改造升级,覆盖电池、冰箱、空调、电视、核心部件等14个产品大类,包含生产计划、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上千个应用场景。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CHiM工业互联网平台可覆盖石化化工、家电、轻工、机械、轨道交通、电子、电力、服务业8个行业,涵盖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质量管控、供应链管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仓储物流、运维服务等9个领域,面向近3000家大、中型供应链企业提供智能研发、智能制造、智能交易等公共服务。

能够看到,“智改数转”正让长虹发挥出属于自身的新质生产力,伴随着“智改数转”对全产业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长虹更是成功抢占了智能化、数字化制高点

再加上“自研电池智能化高速生产线,生产效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以上,助力长虹碱性电池产销量位列全球第四”的长虹新能源,以及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再到为全球提供互连技术服务“华丽转身”的华丰科技…凡此种种,面对新型工业化之“新”, “智改数转”之难,新质生产力之趋势,长虹还在行动。

可以预计的是,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像长虹这样的新时代智能制造企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在此过程中,中国智造也将加速走向全球,搏得一片星辰大海。

来自新商纪,发布者:融汇栋蓝科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times.net/82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融汇栋蓝科技融汇栋蓝科技
上一篇 2024-03-09 07:26
下一篇 2024-03-12 22:46

相关推荐